mt5:差异化发展赋能实体经济 民营银行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激荡四十年,《中国经营报》与中国经济共成长。自创刊以来,报社经历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云与端”的时代跃迁,始终站在记录与见证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
2025年是《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家多次强调“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民营”一词共出现7次,进一步释放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信号。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民营银行也迎来成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在这一历史交汇点上,《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华瑞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吴克照。他表示:“这十年,是民营银行与时代同行、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十年,更是我们从无到有、由小变强的成长十年。作为服务民营经济的主力军,民营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完善普惠金融体系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助力建设金融强国。”
吴克照:十年前,民营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几乎是一片空白。彼时,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已突破150万亿元,但民营资本占比不足10%,服务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仅17%。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民营银行从试点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这十年,是民营银行与时代同行、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十年,也是见证自身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推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十年。十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民营银行而言,却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拼搏与突破的不凡征程。
一是,从无到有,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二是,特色化经营,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三是,科技赋能,推动金融创新。四是,面临挑战,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当然,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资金来源相对有限、品牌认知度不高、风险管理压力较大等。但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业务结构,民营银行逐渐克服困难,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壮大,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民营银行在当前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吴克照:总体来看,民营银行的主要优势有:机制灵活,民营银行的治理机制相对灵活,决策流程较短,能够更快地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产品服务,适应不同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贴近市场,多数民营银行立足当地经济,与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联系紧密,对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实体经济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垂直领域的创新能力强,民营银行注重金融科技的应用,愿意在细分市场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化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推出便捷、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往往走在前列。
民营银行的主要劣势包括:资金来源有限,相较于大型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的物理网点受限,吸收存款的能力有限,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抗风险能力;品牌认知度低,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需要一个过程,公众对其认知度和信任度相对较低。在吸引客户尤其是存款客户方面面临较大挑战,影响了其资金筹集和业务拓展;风险管理压力大,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通常具有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信用风险相对较高。同时,民营银行在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方面可能相对不足,面临较大的风险管理压力,需要不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中国经营报》:差异化发展是民营银行的生存之道。民营银行如何找到自身的差异化之道?
吴克照:由于“一行一店”的政策要求,民营银行只能通过线上渠道拓展业务,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金融科技研发和客户服务上,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这就要求民营银行找到自身的差异化之道。
一是,优化公司治理。差异化发展不仅体现在业务创新与服务特色上,更植根于公司治理的独特基因。在股权结构层面,民营银行可通过优化股东构成,引入具有科技、产业背景的战略投资者,既能缓解单一股东决策风险,又能借助股东资源拓展特色业务,从治理源头为差异化竞争筑牢根基,在服务小微、创新金融产品等领域释放独特优势。
二是,精准市场定位。民营银行需要聚焦特定客群,避开与大型银行在传统优质客户群体上的直接竞争,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新兴的创新创业群体。这些客户通常具有个性化的金融需求,且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面临一定的服务空白,为民营银行提供了差异化的市场空间。
三是,深耕区域市场。立足当地经济特色和产业结构,深入挖掘区域内的金融服务需求。例如,一些民营银行可针对当地的特色产业集群,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树立在特定区域的品牌优势。
四是,创新产品和服务。一方面,开发特色金融产品。结合自身定位和客户需求,推出创新性的存款、贷款等产品。如针对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设计与新兴消费场景相结合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优化服务体验。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造便捷、高效的线上服务平台,让客户能够随时随地办理业务。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是,强化科技应用。在数字化风控体系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精准的风险评估模型,提高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通过收集和分析多维度的数据,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升业务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的快速清算,通过云计算优化银行的 IT 基础设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六是,优化运营模式。凭借民营银行相对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建立高效的决策流程。对于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的贷款申请等业务,能够快速审批放款,满足客户的及时性需求,提高市场响应速度。
猜你喜欢
- 04-18mt5政府网站年度报表
- 05-13mt5助力金融活水持续滴灌乡
- 05-17mt5数字金融基本内涵与未来
- 05-24mt5多举措支持加快构建科技
- 05-16mt54月份石家庄市金融运行情
- 05-15mt5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
- 05-20mt5全球金融论坛证监会原主
- 05-22mt5做好金融5篇文章 北京金融
- 05-24mt5差异化发展赋能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