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5下载

mt5:武平金融监管支局:监管引领拓新路 金融赋能“武平林改”焕新能

动态 2025-07-24 11:13

  如何把青山变“金山”?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开创性地提出一个思路:“我们能不能用活立木贷款?”以生长中的林木资源作为贷款抵押物,习这一设想为福建探索释放林权融资功能提供了新路径。

  此后,在福建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时任福建省省长习抓住“钱从哪里来”等难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盘活林业资源、破解融资难题的实践探索是以金融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节选自新华社《为有源头活水来习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报道)

  “敲开银行门,盘活万重山”。武平金融监管支局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监管引领金融服务林改创新之路。截至2025年6月末,武平全辖涉林贷款余额合计37.7亿元,占全县各项贷款的16.9%。

  联动多部门,通过制度创新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规则体系,同时以科技赋能打通信息链路,为金融服务林改突破瓶颈、高效运转拓宽路径。

  制度破壁铺新途。制定金融支持林改再升级实施专项方案,针对当前武平林业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11项重点工作,推动辖区金融机构在生态价值转化、林下经济升级、金融拓面增量等领域精准发力。联合县林业局、发改局等5家单位,印发《武平县林业碳票管理办法(试行)》,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搭建制度框架。

  科技赋能架桥梁。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助力“e林通”平台升级,整合全县超2.2万本林权证、309.5万亩山林数据,实现“山在哪、山属谁、现在怎么样”的可视化呈现,让数据多跑路、林农少跑腿,以科技赋能激活林业金融“数字引擎”。

  推动辖区金融机构聚焦生态价值量化、特色产业适配等关键领域,通过产品升级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滋养林业发展,彰显监管引领下的金融创新活力。

  生态信用探新局。推动银行机构建立生态信用激励机制,将借款人降碳、减污、扩绿等表现作为贷款审批、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因素,武平农信联社以碳减排量确定额度与利率,单列1亿元授信规模,发放全省首笔“福农・固碳贷”,让“绿色生态”变身“金色信用”。

  特色产品惠民生。引导辖区金融机构聚焦武平紫灵芝、百香果、富贵籽、绿茶、象洞鸡五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广林权抵押贷款、惠林卡、灵芝“快贷”等产品。兴业银行武平支行与武平天源国有林场合作,推出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碳票贷”。武平农信联社创新推出“林票贷”,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林农变股东”,让林权证成为“活存折”。截至6月末,武平农信联社涉林贷款达18.4亿元,惠林卡用信2.8亿元。

  推动构建多方联动的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服务场景、强化风险保障、助力产业融合,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林改全链条,以精准服务赋能林改实践。

  多方联动建枢纽。武平农信联社打造全省首家“三方集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为各类林业和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支持、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市场拓展、互动交流、直播平台”一揽子金融服务,提升主动金融服务质效。同时,该联社落实金融助理每周“三个半天”驻点机制,将服务窗口搬到林农“家门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保险护航强保障。引导保险机构织密林业保障网,截至6月末,已通过林木综合保险提供21.21亿元风险保障。引导保险机构向上争取特色林下经济保险试点权限,创新湖羊养殖、象洞鸡养殖、福建白兔养殖保险和百香果种植、仙草种植保险等武平特色林下经济产业保险,为林下经济提供保险保障5000多万元。

  聚焦特色兴产业。依托武平“全国林改第一县”区位优势,引导银行机构聚焦林下特色资源,支持林下种养、加工销售、森林旅游等产业融合新业态,培育支持1家国家级、2家省级、15家市级林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形成“金融+林业产业”的良性循环。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上一篇:为银发经济注入金融活水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加速落地

下一篇:携手共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范本!“一带一路”银行间合作机制首次省级落地广西见成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