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5:2025昆明金融“半年报”出炉释放哪些信号?
近期,昆明市发布了2025年金融工作“半年报”。上半年,全市存贷款余额平稳增长,特色金融产品精准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持续彰显。
昆明市以“金融活市”为核心抓手,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交出了一份“总量稳、结构优、民生暖”的答卷。
上半年,昆明金融业呈现“总量稳、结构优、增速缓”的良性态势。截至6月末,昆明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1129.47亿元,同比增长10%;贷款余额27371.95亿元,同比增长4.13%,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16.2%,第三产业贷款增速3.91%,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32.19亿元,达4310.05亿元。绿色债券发行同样表现亮眼,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发行7只,总额60亿元,同比增长194.12%,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6月末保险业保费累计收入216.48亿元,成功扭转此前持续5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实现正增长,服务民生保障的能力不断增强。昆明市还建立横纵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鼓励支持保险业金融机构推出电梯安全、农业生产等特色保险产品,拓宽保费收入增长渠道。
针对文旅企业普遍面临的“缺抵押、融资难”问题,市委金融办联合多部门创新推出“昆易贷”项下特色产品“昆旅贷”,通过构建政银担合作机制,为纳入“白名单”的文旅企业提供1—5年期、单户最高1000万元贷款,并配套贷款贴息和担保补贴政策。今年6月,首批5家文旅企业已获得1850万元贷款,切实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为昆明文旅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数字金融推广应用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昆明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337.51万个、对公钱包14.42万个,开通受理商户34.44万户,交易额突破104.15亿元,数字人民币在民生消费、企业结算等场景的应用不断深化,为市民和企业带来了便捷高效的支付体验。
同时,昆明市正在研究打造磨憨—磨丁跨境金融服务区,推进磨憨—磨丁合作区金融改革创新,为沿边开放经济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昆明持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上半年新增12个集金融服务、信息交流、政策咨询于一体的“金融驿站”,组建122人的专业化金融顾问团队,深入县(市)区开展12场“金融赋能暖企”系列活动,面对面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融信服昆明专区”已入驻241家金融机构,覆盖955个网点,发布金融产品517项,累计授信金额达923.59亿元,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取精准金融服务。
昆明经开区(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举办的小微企业集中融资对接活动。昆明经开区供图
政金企对接机制高效运转,企业纾困成效显著。通过常态化对接会,服务商(协)会5个、企业69家,协调解决融资需求问题13个;推动80个重大项目(含企业)获得授信88.4亿元;助力8个招商引资项目获得授信36.35亿元。
地方金融组织坚守“支农支小”主业,公司发放支农支小贷款5.13亿元,占贷款总额的88.9%;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支小支农”担保金额113.27亿元,其中4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相关金额达106.70亿元,占全年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总额的99.90%,为小微和“三农”群体送去金融“及时雨”。
在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昆明始终绷紧风险防控之弦。市、县两级建立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工作机制,开展金融普法“六进”活动39次,发放宣传资料2700余份,开通“财富安全哨”农村应急广播,探索“金融+社区”结对共建,覆盖5200余人次,切实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资本市场服务效能持续增强。协同成立资本市场服务工作小组,开展3家上市后备企业走访和3家企业“一对一”辅导,推动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截至6月末,全市A股上市企业29家,上市在辅导企业2家,上市后备企业120家,企业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筹资金额达127.87亿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
下半年,市委金融办将继续以“金融活市”为引领,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优化金融服务,筑牢风险防线,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猜你喜欢
- 07-26mt5年内募资超百亿!消费金
- 06-24mt5藏在万亿融资版图背后的
- 05-21mt5全球金融论坛|资本市场
- 05-23mt5广发银行在湖南开展金融
- 07-31mt57月31日金融早参
- 05-17mt5湖州出台金融支持水生态
- 08-20mt5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 05-25mt5山东金融管理部门联合部
- 08-15mt5消费贷贴息“定向”经办